为进一步构建我市普惠优质的托育教育一体化服务体系,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舟山市推进托育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标志着我市在“托幼一体化”服务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将托育服务从“有的托”迈向“托得起”“托得好”。预计至2027年,全市托位数充分满足2至3岁婴幼儿入托需求,其中幼儿园托位供给率达到80%,普惠性托位占比保持90%以上,为许多家庭提供了更为优质便利的育儿选择。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构筑托育教育一体化“四梁八柱”。系统构建“1+4”政策体系,提出托育教育一体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明确托育教育资源配置、管理机制、经费保障、队伍建设和保教服务“五个一体化”具体举措。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幼儿园托班布局规划、设置规范、管理指南、教养方案等4个配套文件,夯实全市托育教育一体化服务的硬环境和软实力。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畅通供需对接“双向通道”。科学规划托位布局,新建住宅小区按托幼一体化同步配建,编制《舟山市幼儿园托班布局规划(2025-2027年)》,建立以幼儿园为主体、其他托育机构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托幼一体化资源配置机制。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将有65%的普惠性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托位占比将达到65%,普惠性托位占比达到90%,为我市托育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三是提升保教质量,打造优质安全“成长空间”。优化环境设施建设,落实“适托化”规范要求,出台《舟山市幼儿园托班设施设备设置规范》。构建科学教养体系,出台《舟山市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舟山市幼儿园托班教养方案》,遵循2-3岁婴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综合服务中心”和“托幼一体化指导中心”作用,建立联动教研制度,开展保教人员一体化培训培养,推动健康管理员队伍建设,形成婴幼儿养育、卫生保健定期指导和培训机制,提升婴幼儿养育水平。
四是创新智能平台,提升托育教育“服务能级”。在全省首创“数字化托位地图”应用场景,通过“浙里办”APP向社会公布全市具有资质的托育机构信息,并推行“托位资源月更新”“一年多次预约入托”,方便家长快速获悉、一键智选。目前,汇集托育机构“白名单”103家,发布托位3883个。
接下来,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聚焦“幼有善育”民生需求,积极构建海岛托育教育一体化体系。贯彻落实好《舟山市推进托育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推进“五个一体化”,建立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健全托幼一体化经费保障机制。建设使用好“数字化托位地图”,便于家长充分了解周边托育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服务品质,推行“一年多次招生”等服务,实现资源配置更精准,家庭入托更便捷。统筹推进好两个试点。积极推进全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和托育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全市普惠托育服务更加均衡可及、优质共享,为全省提供我市先行先试经验。(基础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