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动公办幼儿园托班“能开尽开”。最大限度挖掘公办园潜力服务民生。通过新建园(近3年每所新开办幼儿园至少设立1个托班)、盘活闲置资源、调整班额等方式,强力扩充普惠性托位供给。重点鼓励区中心幼儿园、城北幼儿园等公办园开设2-3岁托班。预计至秋季学期,全区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将达到18所(公办13所、民办5所),托位总量跃升至640个,较春季学期提升68.4%。切实缓解“入托难”问题。
二是实现托育服务全域覆盖。构建全域覆盖、城乡均衡的托育服务网。至2025年,实现托班招生服务区100%覆盖,每千人托位数达4.5个。重点着墨城乡布局优化和普惠托位占比提升,城乡托位比提升至更均衡的6:4预计下半年开设托班园率可达67%,超额完成公共服务一体化目标。建成“城区15分钟+离岛30分钟”普惠托育服务圈,确保农村、海岛家庭同等享有便捷、可负担的托育服务,实现“家门口入托”。
三是搭建医育家三级健康网络。通过季度医教联合督导与星级评定(问题整改闭环率100%)、健康指导员驻点、医育跟岗学习及普惠性线上线下家长课堂(家庭参与覆盖率达60%以上),将专业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依托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强化普惠性人才支撑,上半年已培训托育人员73人次,并举办技能竞赛,推动照护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让普惠服务更有质量,惠及万千家庭。(普陀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