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教师减负提质,构建“AI+教研”新体系。普陀区创新推出“教师+AI”双师模式,利用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工具辅助学情分析、智能批改和精准辅导,教师备课效率提升40%,作业批改时间减少50%。通过AI课堂行为分析系统,对教师语言、走位及学生反应进行智能评测,帮助80%以上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同时,搭建“线下+云端”研训平台,破解海岛学校教研难题,教师培训参与率从不足40%提升至75%。目前,全区已培养专职信息技术教师71人、教育信息化首席官(CIO)26人,开展AI专题培训26场,67.3%的教师掌握至少一项AI教学应用。
二是破解资源失衡难题,推动优质教育全域共享。针对海岛学校占比20%、资源覆盖率低的现状,普陀区投入教育新基建,实现全区19所学校万兆宽带、智慧安防等设施100%覆盖,50%的学校完成AI教学基础配备。依托“芯灵镓园”海上智算岛百万亿级算力支撑,建成跨校智慧课堂平台,推动名师课程、AI题库等资源共建共享,海岛学校优质资源覆盖率提升至90%。2024年以来,普陀区入选国家级AI课程应用试点区,6所学校成为试点校;2025年跻身省级“AI助力教育教学试点区”,42.1%的学校实现AI深度赋能教学,学生跨校选课人次同比增长120%。
三是深化“AI+教育”创新,打造智慧教育新标杆。通过AI学情诊断构建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传统作业减少35%,个性化学习覆盖率达60%。智能陪练、虚拟实验等应用使课后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5%。特色“数字海洋”课程推动学生科创获奖增长50%,彰显“海洋精神+数字基因”育人特色。目前,全区已形成轻负优质教学模式、全域资源共享体系和精准个性服务体系,为海岛教育现代化提供可复制样本。计划到2026年实现教师AI应用100%达标、智慧教育覆盖率90%,持续领跑全省教育数字化改革。(普陀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