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升幼儿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近日,市新城勾山幼儿园以音乐绘本为媒介,设计“兴趣激发—深度探索—创意实践—情感升华”四阶递进式活动,通过多元体验形成可推广的园本化艺术教育路径。
一是趣味启程:绘本转盘点燃音乐热情。班级教师利用餐前碎片时间,推出“音乐绘本大转盘”互动游戏。老师将《动物狂欢节》《彩虹色的花》等经典绘本制成趣味转盘,幼儿转动指针随机选定角色后,通过即兴表演激活艺术感知。例如,选中“暴风雨中的小船”时,孩子们用跺脚模拟雷鸣、挥舞纱巾表现浪花翻滚,并结合钢琴曲片段完成动态演绎。游戏化设计打破传统教学边界,幼儿在轻松氛围中初步建立“图画—声音—动作”的立体关联,激发主动探索欲望。
二是问题探秘:自制乐器解码节奏语言。依托幼儿高涨的兴趣,教师抛出驱动性问题:“如何用生活中的物品‘说话’?”、“快与慢的声音会讲故事吗?”幼儿在半日活动中化身“声音科学家”,用纸筒、橡皮筋制作“土琵琶”,用装绿豆的塑料瓶创造沙锤,通过敲击、摇晃对比不同材质的音色差异。活动中融入奥尔夫教学法,借助图形谱,引导幼儿为绘本《爱音乐的马可》配乐,用自制乐器演绎斑马奔跑的“哒哒”声与乌龟爬行的“窸窣”声,在实践中理解节奏与情绪的表达逻辑。
三是舞台创变:多维融合激活艺术潜能。为促进经验迁移,整合小舞台与音乐角资源,开展“绘本音乐嘉年华”。幼儿分组改编《月亮的味道》《鸭子骑车记》等绘本,自主设计音乐剧本:用小木鱼清脆击打声描绘“露珠滴落”,用小鼓的浑厚节奏模拟“大象踏步”,并加入角色对话与舞蹈动作。教师引入多层次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响板),引导幼儿尝试多声部合奏,在协作中学会倾听、调整与配合。
四是情感沉淀:阅读日记镌刻成长印记。活动末期创设“我的音乐心情日记”专栏,鼓励幼儿用涂鸦、贴纸或录音记录艺术感悟。有的孩子用红色螺旋线表达听到《西班牙舞曲》时的兴奋,有的画出“拥抱太阳的树”诠释《森林狂想曲》的温暖。教师定期组织“音乐故事会”,邀请幼儿分享日记内容。日记同步分享至钉钉,家长可随时听孩子的原创解说,实现“家园艺术共情”。
本次的音乐绘本阶梯式推进实践,让幼儿在“玩—探—创—思”中实现艺术能力的螺旋上升。实现了艺术感知、创造力与社会性的协同发展。幼儿园将持续深化幼儿的文化认同与艺术素养,让艺术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滋养幼儿心灵成长。(新城勾山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