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度)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2023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编制要求,以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间的数据、案例以及国家、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和表彰成果等为主要依据,对舟山市中等职业教育投入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舟山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年报)。
年报内容分人才培养、服务贡献、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保障、面临挑战等七部分,主要来源于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舟山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各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等。
年报用详实的数据和典型的案例,全面回答一年来舟山市中等职业教育的整体质量状况和特色亮点,有助于社会全面了解舟山市中等职业教育。
2023年,舟山市中等职业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全国、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创新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坚持推进三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提档升级育人能力,全力推进中职教育高位发展。
1.人才培养
1.1规模结构
2023年,舟山市共有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6所,其中市本级3所: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航海学校、舟山旅游商贸学校;县属2所: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嵊泗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另有1个其他机构:舟山建设技术学校(住建局举办)。2023年,全市中职(含技工)学校招生2805人,占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数的37.71%,全市中职学校在校生规模为6055人。
2023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占地总面积44.3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73.3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71万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35.85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6040.06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6490.60元;纸质图书27.60万册,生均纸质图书45.59册。较2022年,占地总面积增加0.2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增加0.8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增加2136.94万元、纸质图书增加0.38万册,生均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
1.2立德树人
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思想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阵地作用,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二是通过搭建各类实训实习平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实践育人体系;三是通过实施成长导师制、组织德育干部业务提升培训、举办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四是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
开足开好思政、德育课程,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和德育管理队伍,全市思政教师36人、班主任178人。持续开展全市职业院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等主题教育,累计参与人数达15000余人次,活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重视体育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加强学生体质监控,2023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5303人,合格率96.55%。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以“蓝金领”为人才培养蓝本,进一步提升育人层次,深耕新时代“海洋文化”图谱,启动了“新海子”孵化工程,重构了独具海洋气质、彰显海岛特色的德育体系,着力打造了一支培育新时代“海派工匠”的“蓝金双色”师资队伍,创评省中职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
1.3技能大赛
舟山中职教育以技能竞技为核心内容,对全市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鉴定与评价,对课程教学改革发挥引领作用,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实现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
积极对接国际水平专业教学和技能标准,首次组织学校参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见表1);组织参加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1银1铜;组织参加2023年浙江省职业能力大赛获7金8银15铜;组织参加2023年浙江省“面向人人”技能比赛,综合排名全省第六。
表1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参赛情况
学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餐厅服务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烘焙 |
舟山航海学校 | 建筑信息模型 |
1.4就业质量
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2023年,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总数1981人,就业人数1962人,就业率99.04%;直接就业人数481人,对口就业人数401人,对口就业率达83.36%。
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有1481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5.48%,其中参加单独单招升学393人,占总升学人数26.54%;五年一贯制升学人数1003人,占总升学人数67.72%;其他方式升学人数85人,占总升学人数5.74%。
直接就业的学生中,94.80%的学生签订了就业合同。从事第一产业的为122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25.36%;从事第二产业的为216人,占直接就业学生数的44.90%;从事第三产业的为143人,占29.74%;本地就业的有473人,占98.34%;学校推荐就业的有375人,占77.96%,就业专业分布见下表。
表2 2023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分布情况
专业大类 | 就业人数 |
农林牧渔类 | 14 |
土木建筑类 | 273 |
装备制造类 | 154 |
生物与化工类 | 63 |
交通运输类 | 247 |
电子与信息类 | 76 |
财经商贸类 | 338 |
旅游类 | 397 |
新闻传播类 | 34 |
教育与体育类 | 272 |
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 89 |
其他 | 24 |
2.服务贡献
舟山中职教育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民生期盼,提高服务效能,助力行业企业,服务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和功能定位。
2.1服务行业企业
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并重的职责,积极响应上级重要文件精神,面向社会人员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有效提升当地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23年来,各中职学校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接新区产业发展需求,着力于船舶航运类、机电技术类、石油化工类、土木建筑类、旅游服务类等紧缺工种,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成员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根据省政府民生地图管理系统数据显示,我市共开展短期培训8615人次,32学时及以上培训19938人次,超额完成省厅任务数,各学校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案例1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师进企业送技术
依托浙江省中职名师及名大师工作室、舟山市技师协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多次组织下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促进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助力中小微企业,将创新成果转换为国家专利。袁良红、徐世东等技能大师多次进企业传经送宝,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23年完成企业技术服务78人次,直接帮助企业获益超500万元。
2.2服务地方发展
依托浙江省中职名师及名大师工作室、舟山市技师协会、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组建8个高水平创新技术研发团队。充分发挥自身的海洋工程、港口机电等优势特色专业集群优势,面向舟山机械加工产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设备改造、技术研发和生产项目研究等服务。
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下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创新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促进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助力中小微企业,2023年参与企业提供产品研发8项,完成社会技术服务94人次。
通过下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方式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促进产品开发,其中2023年创新成果转换为国家专利8项。
案例2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学校下海岛培训、进鱼山服务的进程,体现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社会服务职能。近几年来,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多次进鱼山组织安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培训等工作,大力支援舟山重点经济建设项目。目前学校服务鱼山岛建设的工作主要有安全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主动下企业开展服务,受到普遍欢迎。2023年在鱼山岛完成培训超2500人次,为鱼山岛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3服务乡村振兴
成立舟山市乡村振兴学院,探索“特色产业”系统培训。围绕“三农”针对性开设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电子商务、渔农业生产技术、人工智能、现代服务、导游综合业务、民宿品质提升、共富生态专题等各类渔农村培训共计100余期5000余人次。依托省级“头雁”项目,设计承办“普陀佛茶”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讲授+研讨+实操+观摩”相结合方式,全链化系统化培育茶产业振兴带头人,全年分4期培训红茶、卷曲型绿茶加工审评营销,全市40余位从事茶产业市场主体负责人、职业经理人、茶叶加工、销售等能人带头人参加了培训,落实“一对一”导师帮扶指导对6位茶产业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形成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舟山模式”。继续推进“东海渔嫂”电商直播,全年培训13期400余人,学员参与了2023线上“东海开渔节”和“丰收节”等直播,为“舟山海鲜”走出舟山提供了助力,《培训赋能 助力“东海渔嫂”直播创业》刊登在教育部乡村振兴专题网站。
案例3 服务渔村振兴,助力小岛共富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立足本土经济,服务渔村振兴,助力小岛共富。一方面借助专业优势以打造“精品民宿”为切入点,选取适应乡村新业态发展的专业教师,组建“渔村振兴”教师团队,开展社会服务培训及下乡培训服务,以提高渔村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水平,学校共为渔村振兴开展技能培训60多批次,涵盖10余个项目,累计培训人次达3000多人次,为渔村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组织参与各类比赛评委,助力渔村专业大厨培养,参与各类创业集市5次,直播带货2次,助力渔村特产销售。
2.4服务东西协作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在宣汉职业高中的“山海工匠学院”中合办“石化班”,采取订单培养联合共育模式,2023年共完成高一段招生90人,在联合共育机制下,这批学生将在四川达州宣汉职业高中“山海工匠学院”完成2年的定制化学习后赴舟山进行1年的培训和实习,毕业后入职舟山石化企业。
舟山航海学校开展四川海员班培训,2023年招生12人,培训方向为值班水手,积极联系浙江国际海运培训项目新增T03液化气证书,培训周期为五个月。东西部劳务合作海员班项目已经进入常态化,从原来的扶贫订单式培养到现在的高质量高素质订单式培养,为西部社会人员走向共同富裕打下扎实的工作,继续为航运事业培养航运人才,配合政府服务好舟山本地产业的发展。
案例4 舟山航海学校打造四川“海员班”高质量职业培训品牌
舟山航海学校依托“政府—企业—学校”三合力,打造“海员班”高质量职业培训品牌。与此前7期不同的是,此次四川学员来舟培训前就已经落实了四川“海员班”学员的就业问题。该批次学员分别与浙江新一海海运有限公司、舟山锦桥航运有限公司提前完成订单签约,这样一来极大地鼓舞了学员来舟培训的信心和底气。东西部劳务合作海员班项目的建立,为沿海地区临港产业总结了经验、提供了借鉴;也为助力国家西部山区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贡献了学校应有力量。
3.文化传承
3.1专业建设
2023年,我市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进行全市统筹,重点围绕临港制造类、船舶航运类、港口商贸类、海洋旅游类、健康服务类、石油化工类、土木建筑类七大类专业群,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优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扩大长学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今年全市中职计划招生总数2045人(不含技工),其中五年制计划招生1275人,占比62.35%。今年我市获批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省级试点1个;新增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省级试点1个;市内高职院校与技师学院新增“职技融通”试点专业3个(见表3)。
表3 2023年舟山中职学校新设试点项目
学校 | 新设专业 | 合作高校 | 专业性质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浙江海洋大学 | 中本一体化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化工机械与设备 | 浙江国际海运 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 | 船舶建造与维修 | 浙江国际海运 职业技术学院 | 职技融通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浙江国际海运 职业技术学院 | 职技融通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 | 酒店管理(高铁乘务方向)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职技融通 |
案例5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和浙江国际海运学院石油化工学院以共享岱山职教校区为依托,以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为契机,充分整合校区内资源,有效提升校区办学条件保障。目前两校共同搭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共同制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共同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共同建设数字化共享教学资源平台,逐步实现后勤管理一体化。下阶段会主动适应岱山产业发展和学生接受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运行体系,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绿色石化职教联盟,努力打造“中高职一体化、政行校企协同”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助力岱山新型产业发展,推动岱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高质量建设好省中职“双高”项目。根据“五个一”管理措施,加强对“双高”项目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项目建设情况日常督查和年度评估,召开全市“双高”项目推进会,交流建设情况。加强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建设,尤其对市内中高职一体化合作的院校,注重中高职教育在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专业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
案例6 舟山航海学校数智化转型助推专业高质量发展
舟山航海学校三大专业群加大数智化实训室建设投入,航海类专业依托双高建设完成了轮机模拟实训室和驾驶VR实训室,学生可以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环境下,建筑类专业完善建筑VR实训室的二期建设和BIM实训室建设,为现代化建筑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现代服务类专业新增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等教学平台,对接市场需求,同时也弥补了学生技能竞赛的缺失。学校积极建设智慧教室,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加互动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3.2师资队伍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明确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职工履职考核的首要内容,贯穿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在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专业荣誉评选、评优评先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良好师德师风的树立造就了新一代优秀教师,有1位教师获浙江省“教坛新秀”。
2023年,全市中职学校教职工数591人,专任教师数498人,占教职工数的84.26%,生师比10.81,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1.6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88.62%。
高度重视中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通过打造高水平、高层次的示范团队,全面提升教师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职业能力,辐射带动全市中职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师资支撑。2023年,选育1个团队获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省首批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单位(见表4)。
表4 2023年舟山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项目
立项项目 | 学校 | 专业名称 | 负责人 |
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船体修造技术 | 许猛 |
省首批中高职一体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空中乘务 | 虞燕芬 |
专业能力建设有效。重视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和技能培养,充分发挥各类教师比赛在深化“三教”改革中的导航作用。广泛发动、选育结合、研赛互促,构建“培育-参赛-获奖-孵化”一体的四级选拔机制,以点带面,提升教师技能水平。2023年,组织参加各类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技能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等,共获2金6银10铜(见表5)。
表5 2023年舟山中职学校教师获奖情况
比赛名称 | 项目名称 | 获奖教师 | 获奖等第 |
2023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比赛 | 班主任能力比赛 | 陈一琦 | 省一等奖 |
教师教学能力 | 魏君名、虞燕芬、周倩、李云云 | 省二等奖 | |
教师教学能力 | 傅王霞、郑哲了、张洁、程花 | 省二等奖 | |
2023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教师技能比赛) | 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 | 张杰、周伟伟 | 省二等奖 |
工程测量 | 吴碧宇 | 省三等奖 | |
工程测量 | 李璐 | 省三等奖 | |
中餐烹饪 | 钟增安 | 省二等奖 | |
中餐烹饪 | 劳小洁 | 省三等奖 | |
中餐烹饪 | 李斌 | 省三等奖 | |
2023年浙江省中职学校“多彩课堂”遴选活动 | “穿针引线·八趣合一·虚实融合”——海洋文化导游综合实践情境化教学 | 魏君名、虞燕芬、周倩、刘俊 | 省一等奖 |
沉浸教学促“适航”,思政引领 “不偏航”——以《狭水道航行》教学项目为例 | 张玉来、刘素银、范名玉、郭力魁 | 省二等奖 | |
能力导向下的“四融”课堂创新实践——以“方向控制回路”教学项目为例 | 李定华、乐旭东、刘建华 | 省三等奖 | |
基于专业社团的“双师并行,一课多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短视频营销·析卖点巧变现》项目为例 | 陈阳、刘颖、李婷会、刘斌 | 省三等奖 | |
AI+OMO——技术赋能的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课堂数字化教学创新 | 徐文权、严海珍、李骏伟、王林东 | 省三等奖 | |
聚焦古诗词,实施故事创编多元活动式教学---以《鉴高》为例 | 吴竞芬、邱紫燕、虞茵涵、应春红 | 省三等奖 | |
2023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 | 艺术 | 王健 | 省二等奖 |
汽车 | 朱稀侯 | 省三等奖 | |
计算机(含信息技术) | 胡华 | 省三等奖 |
案例7 舟山航海学校“五个一”行动培养优秀青年教师
舟山航海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旗舰队,以“五个一”行动为指引,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这一全方位培养计划不仅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开设一堂高水平的公开课、发表一篇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还要求主导或参与一个教学项目、抓住一次展示才华的参赛机会,以及深入进行一个课题研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青年教师在比赛、教研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教师指导学生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建模”赛项的二等奖,四位建筑教师团队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育指导能力和教学能力。
3.3教学改革
舟山市中职教育立足“三教”改革,秉持创新、开放、融合的现代理念,积极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浪潮,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由高职院校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舟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基地,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首批一体化工作联盟学校,在完善思政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发挥协同和促进作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比活动,共遴选20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见表6),总结凝练和宣传学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经验,展示中职教育办学水平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舟山旅游商贸学校开展“学思践悟”课程思政主题月活动,通过开展教学督导、示范课、第二课堂、成果凝练等系列活动,对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打开新的格局。
表6 2023年舟山市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遴选结果
案例题目 | 学校 | 获奖等第 |
融五彩 育匠人 打造有温度的专业课堂--以《商品管理》课程为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一等奖 |
“六环•双线”:《室内设计》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航海学校 | 一等奖 |
《钳工技术》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一等奖 |
中职船舶管理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航海学校 | 二等奖 |
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直播电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二等奖 |
融合行业发展,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二等奖 |
打造多元融合新模式,构建思政育人新课堂--“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思政实施案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二等奖 |
《企业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二等奖 |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冷菜冷拼制作技艺》教学设计与探究 | 舟山航海学校 | 二等奖 |
The roses in her hand, the flavor in mine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Reading Volunteers needed(案例)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二等奖 |
基于“0-LIS-E”,打造有温度的电商课堂——《网店开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 舟山航海学校 | 三等奖 |
以信为本,育新时代职业财会人——《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三等奖 |
从状元之路看新时代青年的赶考和初心——《旅游文化》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三等奖 |
OBE成果导向下的EPDS核心素养模型建构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三等奖 |
化工融思政,助学助成长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思政案例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三等奖 |
百年经典 家国情长——《与妻书》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三等奖 |
叉车操作实务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三等奖 |
海岛精神融入职业体能教学实践 | 舟山航海学校 | 三等奖 |
《概率》课程思政案例 | 舟山航海学校 | 三等奖 |
微光耀华,致敬平凡人!——基于深度学习的“平凡人物”整体性阅读教学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三等奖 |
对接产业深化教学改革。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素养教育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平台搭建、体制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建设等系列化的改革措施,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深化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实施“1+X”证书制度,定期开展主题教学研讨交流活动,积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
规范教材选用编写。以“三全育人”为内核,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准则,在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上注重规范性、系统性和一体化。支持和鼓励名师、专业带头人、学科骨干编写教材,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新型活页式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主持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船舶电气装配工》顺利通过终审,《简易船模制作:绿眉毛》等3本教材顺利出版。
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背景下的中职教学资源建设,把教与学的空间从线下拓展到线上,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市域教学的“新趋势”。各中职学校积极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库,开发形态多样的教学资源,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业务技能培训和比赛。2022学年,组织开展中职课程改革精品课程评选,共有5门课程被评为市级中职精品课程。
表7 2022学年舟山市中职课改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 专业 | 学校 | 负责人 |
汽车电气维修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徐文权 |
汽车底盘检修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徐文权 |
个人求生 | 船舶驾驶 | 舟山航海学校 | 钟平 |
值班水手业务 | 船舶驾驶 | 舟山航海学校 | 刘素银 |
酒店服务概论 |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詹海珍 |
案例8 舟山航海学校“三位一体”创新串起职业教育新链条
舟山航海学校以“双高”建设为契机,将“电动泵浦技术”实现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一是融汇专利,为企业解难题。将船用电动泵浦创新技术申请了专利,随后将专利成果落实到校企合作企业,使得年节约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同时企业成为了该项技术的“实训工厂”。二是创新教具,为实训疏难点。《船用电动泵浦综合实训装置》作品获2022年省优秀自制教具二等奖,该装置融汇了多门专业课程的相关难点,能够有效夯实“岗课赛证”的融合提升。三是论文拓思,为教学创心得。《泵浦故障模拟示教台的研发与教学应用》获得市论文评比二等奖,同时在理论创新阶段撰写的《基于故障模拟下电动泵演示台的研制》等2篇论文被国家级期刊收录。
3.4创新创业
舟山中职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坚持“双创”教育,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系列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中职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赛项及国家人社部主办的“振兴杯”、团中央主办的“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其中在浙江省中职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赛项中共获得1金4银2铜(见表8)。
表8 2023年浙江省中职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赛项获奖情况
比赛赛项 | 项目名称 | 学校 | 获奖等第 |
商业创意赛道 | 舟游宝口袋小精灵-可移动的海洋生物馆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一等奖 |
商业创意赛道 | “趣体验,传非遗”——趣玩海岛非遗体验馆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二等奖 |
商业创意赛道 | 饰尚•海洋文创工作室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三等奖 |
商业创意赛道 | 小小航海家奇遇记---航远研学工作室 | 舟山航海学校 | 三等奖 |
技术革新赛道 | 多功能磁吸附爬壁机器人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 二等奖 |
技术革新赛道 | 船舶避碰模拟器 | 舟山航海学校 | 二等奖 |
技术革新赛道 | 一种新型锚链长度监测装置 | 舟山航海学校 | 二等奖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坚持需求导向、课题引领,建立校创新创业课题组,课题组以促进“产、学、研、创、用”一体共融为目标,申报《“产教融合”视域下中职“海创”教育生态实践研究》课题获浙江省中华职教社课题立项。舟山旅游商贸学校坚持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导师与专业教师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习实训融合,先后参加舟山海岛生活节、乡村集市、创业集市等活动,助力学生双创能力塑造。
4.国际合作
4.1国际化合作办学
推进国际交流合作。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中,努力打开现代职教迈向国际的新视野,以国际标准和世界眼光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积极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国内外影响力。
学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后,在教育部指导下开展线上线下工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企业调研,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培训并取得中德新能源汽车2S等级证书,并成立中德新能源汽车认证与培训中心,后续将以德国和英国等国际权威资质认证标准体系为基础,引进国际新能源汽车的资质标准、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实力和师资水平。
4.2国际化素养提升
积极申报中小学国际交流工作坊,以此平台,联合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合作学校,开展“传统船模制作国际交流工作坊”活动。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展示学校在船修、汽修、机械、电气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培训能力,探索吸引外籍学生来校进行技术培训,用技能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并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相互理解,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以培养师生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素养为基础,与舟山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国际金钥匙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国际金钥匙学院舟山产业学院,推进国际化品牌教育合作交流。学校经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后入选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参与单位。
案例9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与国际金钥匙学院成立产业学院
在第九个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舟山旅游商贸学校与国际金钥匙学院成立了国际金钥匙舟山产业学院,举行了产业学院成立签约、授牌及开班典礼等仪式。国际金钥匙舟山产业学院以院校产教联盟和“双高建设”为契机,通过金钥匙品牌教育的导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多方共商、共建,凝聚共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构建“四元共育准金钥匙”人才培养模式,院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各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5. 产教融合
5.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持续增强校企共育人才力量。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聘请企业教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开展“订单式”“冠名式”合作办学,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全市中职学校共有订单班学生375人(见表9)。组织召开全市职业教育现场推进会暨联席会议成员(扩大)会议,市委常委、副书记高浩孟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现场会上各职业院校展示了近年来的办学成果,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各成员单位通报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整改落实情况,会上还签订了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项目9项(见表10)。
表9 全市中职订单班情况
学校 | 专业 | 合作单位 | 人数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 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34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公安分局 | 26 | |
安全技术与管理(警务方向) | 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 | 19 | |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电信终端、线路安装维护方向)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 | 22 | |
眼视光与配镜 | 舟山市眼镜直通车 | 23 |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船体修造技术 | 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 | 65 |
化工机械与设备 | 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96 | |
高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 | 浙江海中洲集团 舟山宝盛大酒店 | 90 |
表10 全市职教现场推进会签约项目
项目类型 | 签约项目 |
校地合作 | 新区旅游健康职业学院与定海区卫生健康局签订医护健康类人才培养校地合作协议,成立“海岛未来社区健康学院”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与普陀区展茅街道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成立“乡村振兴学院” | |
舟山技师学院与岱山县人社局签订高技能人才培养校地合作协议,成立“工匠学院” | |
校企合作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与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与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化工技术设备改进与升级项目合作协议 | |
嵊泗县职教中心与嵊泗风景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 |
校校合作 | 舟山技师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签订化工高技能人才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与舟山旅游商贸学校签订中高职区域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 | |
舟山航海学校与舟山建设技术学校签订建筑类专业共建共享合作协议 |
5.2产教联盟开展情况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印发《舟山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攻坚任务清单的通知》(舟政办发〔2023〕2号)《舟山市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办法》(舟教职成〔2023〕4号),职业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成立“海岛未来社区健康学院”“浙江省航海文化研究中心”“鼎盛石化产业学院”“国际金钥匙学院舟山产业分院”“舟山工匠学院教育培训基地”“乡村职业学院”等。组建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人员共同组成的7个行业指导委员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2023年,我市遴选省级产教融合项目8项、市级产教融合项目16项,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表11 省市级产教融合遴选项目
项目类型 | 学校 | 项目名称 |
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智能制造类新工科专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数字贸易背景下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绿色石化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医教协同背景下“三阶四课五段式”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面向乡村振兴的康养旅游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研究 |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校企联动,专创融合,工学交替:高职院校康养旅游人才协同培养路径研究 | |
舟山航海学校 | 标准引领 技术赋能 产教协同:构建新时代中职航海教育课程体系 |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企业新型学徒制研究 | |
市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海洋装备精益智造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绿色石化校企合作生产实践典型案例 |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产教融合背景下长桥极地海洋公园讲解接待人才校企协同培养研究 | |
市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项目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绿色石化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海洋装备工程智能制造技术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开放型海洋旅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 |
市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校企共育 赛证双驱”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校企协同 理实一体”的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基于“1+x”证书的海洋食品检测师资培训 |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基于国际金钥匙理念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 |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 基于“健康浙江”背景政校行企共建共享生命健康教育师资的实践研究 | |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舟山技师学院) | 基于临港智能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协同培养研究 | |
舟山航海学校 | 标准先行 数智赋能 共建共享-构建新时代中职电商教育课程体系 | |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 |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教学团队培育 | |
岱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 船体修造技术专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
嵊泗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 | 旅游管理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
案例10 集聚多方资源,深化校企共育共导
舟山旅游商贸学校以舟山市“海洋旅游”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联盟为载体,联合舟山市饭店餐饮行业协会、海中洲集团、舟山高佳庄餐饮有限公司、普陀山机场等多家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航空服务等主干专业合作企业达38家。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共编新形态教材20本,共实践教学标准12份、共建特色课程资源9个、共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形成符合海岛旅游产业需求和学校海洋旅游特色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与国际金钥匙组织、舟山旅游与健康学院、金钥匙合作企业组建四方联盟,探索中高职一体“四融四通六协同”现代学徒制模式,共向联盟内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904人,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
6.发展保障
6.1经费保障
调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联合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关于调整市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专业差异系数的通知》,将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差异系数从原来1.3提高到1.5,生均公用经费从4453元提高到5137.5元;将旅游大类的餐饮类专业差异系数从原来1.0提高到1.5,生均公用经费从3425元提高到5137.5元。各中职学校增加公用经费约120万元。
提高社会服务收入绩效工资总量。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市本级公办职业院校2022—2024年社会服务收入与绩效工资挂钩办法的通知》,中职学校绩效工资总量从最高不超过基准线水平的130%调整到150%,激发职业院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6.2政策保障
舟山市政府办公室先后出台多项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切实推动舟山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舟山市委、市政府两办联合印发《关于建立舟山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由高浩孟副书记和洪碧副市长同时担任召集人,12家市(新区)直属单位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明确了联席会议工作职责、工作原则以及工作要求,同时制定下发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二是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相继出台了《舟山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舟山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攻坚任务清单》。
7.面临挑战
7.1如何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目前全市所有中职学校均已开设中高职一体化专业,其中2所学校开设中本一体化专业,1所学校开展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省级试点,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发展趋势向好。但依然存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中高职办学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和挑战。下一步,舟山将积极探索长学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制长学制一体化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推动区域职业教育联动发展,全面贯通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7.2如何深入推进校企双元育人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出台,对校企合作提出新要求。舟山目前校企合作存在合作层次浅、形式单一、抓紧也匹配度不够紧密、保障机制不够充分等现象。面对该现状,一方面以舟山市政府办公室名义相继出台了《舟山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舟山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攻坚任务清单》,强化“产、学、研、培”协同发展。另一方面成立专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与重点行业对接,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舟山市教育局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