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文明校园靓丽风景——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文明校园纪实

发布日期: 2023- 10- 10 14: 05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访问量: 字号: [ ]

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照“六好”创建标准,全方位打造舟山一初文明校园靓丽“风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厚德润心”体系,“三个结合”根植思想底色

1.国家课程与主题活动结合。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结合少年团校、入团仪式、十四岁青春礼等主题教育,创新活动与课程融合机制,开设 “国防教育”等系列课程。在常态心理咨询和课堂基础上,研发《光影中的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周、家长沙龙、家长微课等家校共育活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

2.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结合。秉行“厚德至善”校训,创建“厚德润心”德育体系。依托开学典礼、班会、升旗仪式、黑板报等形式,将价值理念全方位贯穿教育过程。把握清明、五四、六一、国庆、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雷锋、红五月、“躬身践行”主题劳动等实践活动。

3.典型选树与宣传引导结合。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中学生”“阳光学子”等评比活动,通过颁奖典礼、广播站、新媒体等宣传载体形成学榜样、做榜样良好氛围。近年,学生获“宋庆龄奖学金”等国家级奖项荣誉8人。

二、以“勤介励行”要求,“三个突出”提升班子成色

1.突出党建统领。2021年11月新一届总支委成立以来,已召开决策议事会41次,涉及议题119项。定期举行学生议事会、家长开放日、“明远家长学校”等活动,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梳理分析,以“人民至上”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举措。以二级支部规范化建设专题会,和“晾晒”组织生活情况、全体党员学习情况,推进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学校党总支曾获市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

2.突出真抓实干。在原有学生成长导师制基础上建立“党员导师”制,党员教师带头推进“学生分层辅导、个别化答疑、临界生培养”等重点工作。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校园“啄木鸟”、应急小分队等志愿服务活动,如为封控区学生送学习用书等。近两年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率达100%。

三、以“勤勉善导”教风,“两个坚持”彰显教师本色

1.坚持骨干引领。实施“师徒结对”“点亮心星”“一人双班首席班主任”“首席制+工作坊”等机制,促教师全方位提升。目前已举办七届舟山一初“美丽教师”评选,通过30年教龄荣誉颁发、新教师入职仪式、班主任文化节等活动,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社会组获省先进教研组,夏静燕获省春蚕奖。现有市级名教师(名班主任)2人,省教坛新秀2人,市属级及以上 “三名两新一中坚”荣誉称号19人。

2.坚持长效机制。学校成立有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培训学习、综合考核、教育引导、激励惩处、监督举报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常态。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和专项方案6个。将清廉学校创建与师德师风建设一体化推进,已获评全市首批“清廉学校”示范校。

四、以”传承创新”品牌,共建文化特色

1.传统文化共传承。因地制宜布设廉洁、书画大师、非遗剪纸等文化长廊,开展戏曲进校园、三人行书画展、百人现场书画赛等活动。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读书走天下”文化之旅已成为名片。荣获市十大特色德育品牌、市中小学德育优秀成果等荣誉。

2.特色文化共创新。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有明确校徽、校标、校旗。2014年,师生共同参与并确立了以“德”“勤”为关键词的一训三风。2020年,启动校园道路、景观改造,师生参与设计和命名。10处蕴含学校文化理念的道路、广场名称应运而生。2021年首创“梅满节”,在诗情画意中品校园梅,受到市级媒体关注点赞。

五、以“优质安全”目标,营造环境暖色

作为舟山市“美丽学校”优秀校,以“自然绿植”装点校园,以“个性符号”丰盈校园,以“智慧赋能”助力校园。高颜值运动场地,尽享快乐,铺开健康之路;校园广场设计融入办学理念,展现校园文化;班级个性化终端,彰显个性创意,营造班级团结氛围;市图书馆首家合作,打造“馆校融合”智慧化新型空间。先后荣获省级“智安单位”、舟山市5A级平安校园、市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学校等荣誉称号。

六、以“统筹融合”方式,打造阵地亮色

建有团队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作为向少先队、团员、党员进行教育的“有形”阵地,也是学校师生开会、研讨、活动的多功能平台。近年,因地制宜扩大阵地建设,悦动小舞台、明远直播间等成为师生文娱活动和文化宣传新阵地。创办有《求是》校报、官网、公众号,组建学校宣传工作组,严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近年蝉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分享: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

绘就文明校园靓丽风景——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文明校园纪实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3-10-10 14:05:40

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照“六好”创建标准,全方位打造舟山一初文明校园靓丽“风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厚德润心”体系,“三个结合”根植思想底色

1.国家课程与主题活动结合。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结合少年团校、入团仪式、十四岁青春礼等主题教育,创新活动与课程融合机制,开设 “国防教育”等系列课程。在常态心理咨询和课堂基础上,研发《光影中的心理》课程,开展心理周、家长沙龙、家长微课等家校共育活动提升学生身心健康。

2.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结合。秉行“厚德至善”校训,创建“厚德润心”德育体系。依托开学典礼、班会、升旗仪式、黑板报等形式,将价值理念全方位贯穿教育过程。把握清明、五四、六一、国庆、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雷锋、红五月、“躬身践行”主题劳动等实践活动。

3.典型选树与宣传引导结合。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最美中学生”“阳光学子”等评比活动,通过颁奖典礼、广播站、新媒体等宣传载体形成学榜样、做榜样良好氛围。近年,学生获“宋庆龄奖学金”等国家级奖项荣誉8人。

二、以“勤介励行”要求,“三个突出”提升班子成色

1.突出党建统领。2021年11月新一届总支委成立以来,已召开决策议事会41次,涉及议题119项。定期举行学生议事会、家长开放日、“明远家长学校”等活动,与学生、家长面对面,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梳理分析,以“人民至上”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举措。以二级支部规范化建设专题会,和“晾晒”组织生活情况、全体党员学习情况,推进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学校党总支曾获市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

2.突出真抓实干。在原有学生成长导师制基础上建立“党员导师”制,党员教师带头推进“学生分层辅导、个别化答疑、临界生培养”等重点工作。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校园“啄木鸟”、应急小分队等志愿服务活动,如为封控区学生送学习用书等。近两年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率达100%。

三、以“勤勉善导”教风,“两个坚持”彰显教师本色

1.坚持骨干引领。实施“师徒结对”“点亮心星”“一人双班首席班主任”“首席制+工作坊”等机制,促教师全方位提升。目前已举办七届舟山一初“美丽教师”评选,通过30年教龄荣誉颁发、新教师入职仪式、班主任文化节等活动,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社会组获省先进教研组,夏静燕获省春蚕奖。现有市级名教师(名班主任)2人,省教坛新秀2人,市属级及以上 “三名两新一中坚”荣誉称号19人。

2.坚持长效机制。学校成立有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落实培训学习、综合考核、教育引导、激励惩处、监督举报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常态。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和专项方案6个。将清廉学校创建与师德师风建设一体化推进,已获评全市首批“清廉学校”示范校。

四、以”传承创新”品牌,共建文化特色

1.传统文化共传承。因地制宜布设廉洁、书画大师、非遗剪纸等文化长廊,开展戏曲进校园、三人行书画展、百人现场书画赛等活动。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读书走天下”文化之旅已成为名片。荣获市十大特色德育品牌、市中小学德育优秀成果等荣誉。

2.特色文化共创新。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不断完善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有明确校徽、校标、校旗。2014年,师生共同参与并确立了以“德”“勤”为关键词的一训三风。2020年,启动校园道路、景观改造,师生参与设计和命名。10处蕴含学校文化理念的道路、广场名称应运而生。2021年首创“梅满节”,在诗情画意中品校园梅,受到市级媒体关注点赞。

五、以“优质安全”目标,营造环境暖色

作为舟山市“美丽学校”优秀校,以“自然绿植”装点校园,以“个性符号”丰盈校园,以“智慧赋能”助力校园。高颜值运动场地,尽享快乐,铺开健康之路;校园广场设计融入办学理念,展现校园文化;班级个性化终端,彰显个性创意,营造班级团结氛围;市图书馆首家合作,打造“馆校融合”智慧化新型空间。先后荣获省级“智安单位”、舟山市5A级平安校园、市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学校等荣誉称号。

六、以“统筹融合”方式,打造阵地亮色

建有团队活动室、党员活动室,作为向少先队、团员、党员进行教育的“有形”阵地,也是学校师生开会、研讨、活动的多功能平台。近年,因地制宜扩大阵地建设,悦动小舞台、明远直播间等成为师生文娱活动和文化宣传新阵地。创办有《求是》校报、官网、公众号,组建学校宣传工作组,严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近年蝉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