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教育局印发了《学前教育管理帮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建立片区管理制度,由原来的一对一结对园方式,调整实行分片区的管理策略,通过“管理共同体”的工作方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助共赢”的管理帮扶网络,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共同发展,整体提升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年,即将印发的《舟山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第四轮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落实“共同富裕”与“发展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重点扶持低等级幼儿园,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均衡发展。
一是资源共享,依片组建管理共同体。依托一所或几所办园质量较高的幼儿园,联合区域内同质的幼儿园,并带领区域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新办园建立片区,采用互助式的管理模式,实现幼儿园自我管理、互助监督、资源共享、片区发展。同时,市教育局牵头制定管理共同体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将共同体工作纳入幼儿园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并在片区管理共同体工作中统筹协调、组织管理、定期检查、督导评估、总结推广,推动共同体制度化、常规化发展。着力构建市教育局——管理共同体——幼儿园的三级管理体系。幼儿园通过自主申报、平等协商和教育局积极引导等方式,建立区域内互助式管理网络。通过推选产生和轮流担任等方式,确定了每个共同体的核心园和成员园,明确共同体内核心园和成员园的职责和任务。核心园充分发挥全面管理指导作用,带领成员园制定三年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制度。目前,全市共有管理共同体18个,优质资源辐射在全市130所幼儿园,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
二是明确目标,项目牵动片区化管理。以“党建工作、园务管理、课程建设、后勤管理、家园共育”五个重点项目为依托,组建市级中心管理组。中心管理组由市、县区级幼教干部牵头,邀请市及县区级教研员、幼儿园资深园长和副园长组成,负责组织和实施专题研讨、梳理总结专题经验成果、指导片区共同体工作等。通过中心管理组指导,带出了一批新任园长,提高区域内整体管理领导力,为全市幼儿园管理水平提升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管理共同体组建初期,核心园会带领成员园,共同分析各园的办园情况及优劣势,梳理未来需求,遴选项目,共划发展。推进过程中,片区共同体的研讨活动以专题研讨为载体,围绕五大项目内容开展。在具体研讨活动中,我们源于共享资源或共同需求,借园所发展为驱动,确定每次活动的研讨主题。
三是引领示范,“四个一”展示强化管理过程。各片区共同体根据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年度活动安排,确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从关注幼儿园内涵建设为主定期开展共同体活动,确保每次活动扎实有效。规定每年每个片区共同体内活动不少于8次,每个共同体建立“四个一”展示制度,即“一次主持、一次观摩、一次研讨、一次宣传”,推动共同体活动的开展。片区共同体联合名师工作室、名园长工作室,有效整合片区内各方管理力量,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管理研究,充分发挥优质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片区管理共同体内如有低等级园、普惠性民办园或新办园的,均建立“1+1“或“1+N“结对园模式,实行结对帮扶制度,主要由优质公办幼儿园帮扶低等级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开展个别化管理指导,共同体内的结对园接受共同体的指导。现有结对园22 个,已覆盖全市所有普惠性民办园和农村幼儿园。有效发挥了管理共同体”托起底部”和“示范引领”的作用。(基础教育处)